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醌式硷

醌式硷

醌式硷

醌式硷是某些花色素经特定的条件反应后得到的中间产物,是一种蓝色物质,例如:花青素的黄烊盐正离子失去氢离子得到蓝色的醌式硷;五味子色素溶液当pH逐渐升高时,花色素失去阳离子变成蓝色醌型硷。溶液pH进一步升高,醌型硷转变为假硷,色素溶液变为无色。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醌式硷
  • 外文名:Quinoid alkali
  • 本质:色素的一种
  • 形成:某些花色素经特定处理生成
  • 性状:蓝色醌式硷
  • 举例:五味子色素溶液pH升高生成醌式硷

花青素生成醌式硷

花青素也称花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叶和花中,由于细胞液pH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是赋予花朵绚丽多彩颜色的主要色素成分。花青素色谱十分丰富,包括从橙红到蓝紫色谱範围。花青素由苷元与糖苷构成,主体为2一苯基苯并吡喃阳离子,结构通式如图1所示。
图1图1
由于取代基的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花青素苷元,常见的有天竺葵色素、矢车菊色素、飞燕草色素、芍药色素、牵牛色素和锦葵色素。花青素苷元C一3、C一5、C一7上的羟基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单糖、二糖或三糖通过糖苷键形成花青素,因糖苷种类、位置和数量不同,花青素种类多种多样。
花青素的颜色随着pH的变化而变化。改变其阳离子结构时可溶于醇,难溶于石油醚。在酸I生条件下,花青素是阳离子染料,花青素带一个正电荷,可溶于水,颜色稳定。随着pH升高,染料结构发生变化,并失去原来的颜色。颜色变化机理如图2。
图2图2

五味子天然染料的酸硷颜色反应

五味子色素溶液的酸性越强,色素越红。在pH为2~12範围内,五味子色素的颜色依次为红紫、红、浅红、棕、黄、黄绿、深蓝。
当pH>5时,颜色紫移,呈粉红色;当pH>9时,呈棕褐色;当溶液的pH<2时,溶液呈红色。
当pH逐渐升高时,花色素失去阳离子变成蓝色醌型硷。溶液pH进一步升高,醌型硷转变为假硷,色素溶液变为无色。

花色苷经不同pH处理生成醌式硷

花色苷在不同pH条件下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其色泽发生变化。花色苷在不同pH溶液中具有4种不同颜色的结构:醌型硷(蓝色)(A),在pH=8~10时与硷形成的酚盐;2一苯基苯并吡喃阳离子(红色)(AH+),此物质在pH=1时存在;醇型假硷(无色)(B),在pH=4~6时稳定;无色查尔酮,由假硷开环生成,图3为花色苷的结构随pH值变化的情况。花色苷的色泽变化是不可逆的,所以要保持花色苷的红色,必须使其保持在酸性条件下。
图3图3
研究表明,花色苷最大吸收峰随pH值增加而向长波长方向移动,例如,锦葵色素一3一葡萄糖苷在低pH时是2一苯基一苯并吡喃阳离子结构占优势,而pH值升高至4~6时,醇型假硷占优势,在此pH值範围内,随pH值的提高溶液的颜色从红色渐变为蓝色;矢车菊一3一鼠李糖苷水溶液在510nm的吸光度随pH值的降低而增大,这是因为AH+的浓度随pH值降低而增加,溶液的红色渐深;黑穗醋栗色素溶液的pH值从4降低至1时,色素降解速度增加,pH值从4升到7时,也发生同样的情况,所以色素的稳定性在pH=4最好pH值过高,色素以假硷形式存在,加速色素的降解,而pH值过低会使花色苷发生水解反应,导致了稳定性的降低。
从上述中不难发现,花色苷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在中性或硷性条件下迅速降解,原因是在相应的条件下花色苷化学结构的改变,在各结构中,2一苯基一苯并吡喃阳离子的稳定性最高,其他存在形式均易发生反应,导致降解物或多聚物形成。
花色苷的结构与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关係,2一苯基一苯并吡喃阳离子结构中羟基数日越多越不稳定;相反,甲氧基增多会增加阳离子的稳定性。糖基不同,花色苷的稳定性也不同,其稳定性随糖基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矢车菊一3一葡萄糖鼠李糖苷的半衰期是26h,在相同条件下,矢车菊一3一鼠李糖的半衰期只有16h。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醌式硷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