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第三版)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第三版)》是于2012年11月22日出版的一本图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第三版)
- 定价:37元
- ISBN:9787302302841
- 印刷时间:2012-11-22
- 装帧:平装
- 印次:3-1
图书简介
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第3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吸收了目前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中的最新成果,系统介绍了社会保障各项目的特点、保障原则、保障内容等,对中国近几年来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成果进行全面的追蹤,是掌握社会保障理论的专业用书。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在系统介绍社会保障理论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保障的制度和规範,使读者在了解社会保障一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了解我国社会保障的产生、发展和改革,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目录
前言Ⅰ
第1章社会保障理论概述
第一节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第二节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三、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模式
一、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
二、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
三、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
四、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第四节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概念
二、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其他相关概念
第2章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的一般论述
一、社会再生产理论对劳动力再生产的论述
二、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对社会保障的相关论述
第二节福利经济学关于社会保障理论的相关论述
一、福利经济学对福利衡量的研究
二、福利最大化的条件——资源配置最优
三、福利最大化的手段——国民收入分配
第三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国家干预理论”
一、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
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三、凯恩斯主义的国家调节和干预理论
第3章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的特点和模式
第一节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的过程
一、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
二、社会保障资金的给付
三、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
第二节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的特点
一、社会保障资金的运行具有法制性
二、社会保障资金的运营既讲求社会效益又兼顾经济效益
三、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具有专项性
四、社会保障资金的运营具有稳定性
第三节社会保障资金运行模式
一、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资金运行模式
二、基金积累制社会保障资金运行模式
三、部分基金积累制社会保障资金运行模式
第四节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的目标和原则
一、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的目标
二、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的原则
第4章世界各国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和改革
第一节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和改革
一、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二、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第二节基金积累型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和改革
一、新加坡中央公积金计画
二、智利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第三节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和改革
一、美国社会保障的三个层次
二、美国企业年金计画的建立和发展
三、美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
第四节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前景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计画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第5章社会保障水平
第一节社会保障水平的内涵和划分
一、社会保障水平的内涵
二、划分社会保障水平的依据
三、划分社会保障水平的意义
第二节确定社会保障给付水平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确定社会保障缴费水平的依据
一、确定社会保障缴费水平必须考虑用人单位、个人和政府的
承受能力
二、用人单位、个人和政府的承受能力与社会总承受能力
第四节监测社会保障给付水平的指标
一、监测社会保障给付水平的巨观指标
二、监测社会保障给付水平的微观指标
第6章养老保险制度
第一节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念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
三、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原则
第二节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
一、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渠道
二、养老保险缴费的计算方法
三、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
第三节养老保险金的给付
一、养老保险金给付的条件
二、养老保险给付水平
三、养老保险的给付方式
四、养老金给付的指数化管理
第四节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管理
一、养老保险基金的概念和组成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原则
三、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工具
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管理模式
五、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监管
第五节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一、补充养老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二、补充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和徵税模式
三、补充养老保险的运营机制
四、补充养老保险的管理和政策规範
第六节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改革
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三、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第7章医疗保险制度
第一节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和模式
一、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概念
二、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
三、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管理模式
第二节医疗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一、医疗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
二、医疗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的建立
三、医疗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建立
四、医疗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
第三节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内容
一、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项目
二、医疗社会保险费的结算方式
三、医疗社会保险结算方式比较
四、医疗社会保险费用的分担方式
第四节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一、补充医疗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二、补充医疗保险的经办方式
三、补充医疗保险保障的範围
第五节中国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改革
一、中国传统医疗社会保险发展的概况
二、中国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探索
三、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与探索
四、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五、中国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问题
六、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展望
第8章失业保险制度
第一节失业与失业保险制度的类型
一、失业的概念
二、失业保险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三、失业保险制度的类型
第二节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内容
一、失业预防制度
二、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
三、失业补救制度
第三节失业保险制度的给付
一、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範围
二、失业保险给付资格的规定
三、失业保险金的给付
四、失业保险的其他相关待遇
第四节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改革
一、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解决中国失业保险存在问题的对策
第9章工伤保险制度
第一节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
一、职业伤害与工伤保险制度的特点
二、工伤保险制度建立的原则
第二节工伤保险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一、工伤保险资金筹集的原则
二、工伤保险缴费率的确定
三、工伤保险资金的管理
第三节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
一、工伤认定
二、劳动能力鉴定
三、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
第四节工伤事故的报告制度
一、工伤事故类型
二、伤害分析
三、工伤事故的主要统计指标
四、工伤事故的损失和统计
第五节中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改革
一、中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改革
二、中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成果
三、中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四、中国工伤保险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10章生育保险制度
第一节生育保险制度的特点和保障原则
一、生育保险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二、生育保险制度建立的原则
第二节生育保险制度的保障
一、生育保险制度的保障範围
二、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资格条件
三、生育保险待遇的给付
四、生育女职工的劳动保护
第三节中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改革
一、中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
二、中国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
三、中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成果
四、中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第11章社会福利制度
第一节社会福利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一、社会福利制度的概念
二、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类型
四、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保险制度的区别
第二节社会福利制度的保障
一、公共福利制度
二、特殊人员的社会福利制度
三、社区福利制度
四、职工福利制度
第三节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改革
一、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二、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恢复和发展
三、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四、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问题
第12章社会救济制度
第一节社会救济制度的目标和原则
一、社会救济制度与社会弱势群体
二、社会救济制度的特点
三、社会救济制度的保障目标和原则
四、社会救济制度的类型
第二节社会救济制度的保障範围和措施
一、社会救济制度的保障範围
二、社会救济制度的措施
三、社会救济水平的确定
第三节中国社会救济制度的建立和改革
一、中国社会救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中国社会救济制度的改革
三、中国社会救济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四、解决中国社会救济制度改革存在问题的对策
第13章社会优抚制度
第一节社会优抚制度的特点和保障制度
一、社会优抚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二、社会优抚制度的保障
第二节社会优抚制度的保障对象和内容
一、社会优抚制度的保障对象
二、确定社会优抚水平的依据
三、社会优抚制度保障的内容
第三节中国社会优抚制度的建立和改革
一、中国社会优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中国社会优抚制度面临的问题
三、中国社会优抚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附属档案1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指标
一、基本情况
二、个人账户信息
附属档案2职业病目录
一、尘肺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三、职业中毒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六、职业性皮肤病
七、职业性眼病
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九、职业性肿瘤
十、其他职业病
附属档案3劳动能力鉴定——职业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