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兴通讯技术
《中兴通讯技术》创刊于1995年,是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厅主管,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电信技术学术期刊。
据2018年5月《中兴通讯技术》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兴通讯技术》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52人。
据2018年5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兴通讯技术》共出版文献2697篇、总被下载411084次、总被引13118 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1.031,(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16。 据2018年5月2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兴通讯技术》载文量为1795篇,被引量为11231次,下载量为82042次;影响因子为1.27。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兴通讯技术
- 外文名称:ZTE TECHNOLOGY JOURNAL
- 语言:中文
- 类别:电信技术
- 主管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编辑单位:《中兴通讯技术》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95年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国内刊号:34-1228/TN
- 国际刊号:1009-6868
- 现任主编:陈杰
- 编辑部地址:合肥市金寨路329号凯旋大厦12楼
办刊历史
1995年6月,《中兴新通讯》创刊。
1996年,为季刊。
1997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2000年10月,《中兴新通讯》正式获得刊号。
2000年,由《中兴新通讯》更名为《中兴通讯技术》。
2014年11月,该刊成为原国家创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报导方向
《中兴通讯技术》以介绍、探讨通信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传播电信知识,交流推广新业务、新经验,报导通信行业各类信息以加强通信界的学术与技术交流,展现中国国内外通信领域发展动态。
主要栏目
《中兴通讯技术》主要栏目有专题、专家论坛、技术广角、企业视界。
人员编制
据2018年5月《中兴通讯技术》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兴通讯技术》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52人。担任《中兴通讯技术》审稿人的专家超过100人,覆盖了国内外30多所知名高校、研究院所等。
姓名 | 职务 |
---|---|
艾波 | 中国联通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 |
曹淑敏 |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
陈建平 | 上海交通大学211/985办公室主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教授 |
陈杰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
陈前斌 |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
陈锡生 |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
程时端 | 北京邮电大学网路技术研究院教授 |
高文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
葛建华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
顾畹仪 |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教授 |
郭云飞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教授 |
管海兵 |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
侯为贵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何士友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
洪波 | 中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
纪越峰 |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
江华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蒋林涛 |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教授级高工 |
雷震洲 |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教授级高工 |
李红滨 | 北京大学科研部副部长,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
李建东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 |
李乐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
李融林 |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 |
李少谦 |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
李星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CERNET 网路中心副主任 |
马建国 |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
孟洛明 | 北京邮电大学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网路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
糜正琨 |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
庞胜清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次 |
史立荣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
孙枕戈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孙知信 | 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院长、教授 |
谈振辉 | 北京交通大学原校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
唐雄燕 | 中国联通网路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 |
田文果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
童晓渝 | 中电科软体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
王京 |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副主任 |
王文东 | 北京邮电大学软体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 |
王晓明 | 中兴通讯微电子研究院院长 |
王育民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 |
韦乐平 |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教授级高工 |
卫国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
邬贺铨 |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 |
吴克利 | 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
徐安士 |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
须成忠 |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主任、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云计算中心主任 |
续合元 |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準研究所总工、教授级高工 |
薛一波 | 清华大学CPU&SOC中心副主任,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院 |
杨义先 |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授 |
杨震 |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教授 |
尤肖虎 |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
乐光新 |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 |
张宏科 | 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网际网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授 |
张平 | 北京邮电大学网路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
张同须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 |
张智江 | 中国联合网路通信有限公司网路建设部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
赵厚麟 | 国际电信联盟(ITU)副秘书长、俄罗斯电信科学院院士 |
赵慧玲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
赵先明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
郑纬民 |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计算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 |
钟义信 | 北京邮电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计算机学院教授 |
朱近康 | 中国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
学术交流
据2018年5月官网显示,中兴通讯技术杂誌社举办了22届“中兴通讯技术杂誌社编委会议暨通信热点技术研讨会”。杂誌社为中国国内通信界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每年选择行业研究的热点作为会议的主题,邀请国内、港澳台和海外的知名专家做专题发言进行学术研讨。
办刊成果
研究发表
据2018年5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兴通讯技术》共出版文献2697篇。
据2018年5月2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兴通讯技术》载文量为1795篇。
据2018年5月期刊官网显示,《中兴通讯技术》每期的发行量达15000册,中兴通讯自行开发的线上发行资料库系统保证了2000多所单位的读者能够準时收到最新的刊物。
收录情况
《中兴通讯技术》被波兰《哥白尼索引》、《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CJF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7—2018)》等收录。
影响因子
据2018年5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兴通讯技术》总被下载411084次、总被引13118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1.031,(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16。
据2018年5月2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兴通讯技术》被引量为11231次,下载量为82042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兴通讯技术》影响因子为1.27,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622名,在无线电电子学与电信技术(139种)中排第9名。
荣誉表彰
2001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2002年,获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2003年,荣获首届《CAJ-CD规範》执行优秀期刊奖。
2005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2009年,获得第四届华东优秀期刊奖。
2011年,获工信部优秀科技期刊奖。
2013年,获201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2016年,获安徽省科技期刊编校质量奖优秀奖。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办刊宗旨
以人为本,荟萃通信技术领域精英
迎接挑战,把握世界通信技术动态
立即行动,求解通信发展疑难课题
励精图治,促进民族信息产业崛起
现任领导
职位 | 姓名 | 所在单位 | 职称 |
---|---|---|---|
主任 | 陆建华 |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 | 院士、教授 |
副主任 | 赵先明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总裁 |
糜正琨 | 南京邮电大学 | 教授 | |
马建国 | 广东工业大学 | 教授 | |
陈前斌 | 重庆邮电大学 | 副校长 |
(参考资料来源)